海南長臂猿冷知識

華夏大地

東南亞的猩猩、非洲的黑猩猩、大猩猩和長臂猿是現存4科類人猿的其中一科。它們的共通點是沒有尾巴,被認為與人類最類似。其中,長臂猿只分佈在亞洲熱帶地區,具有非常特殊的生活方式。目前,被世界公認的長臂猿物種共有20種,中國分佈有六種,分別是:高黎貢長臂猿、白掌長臂猿、北白頰長臂猿、西黑冠長臂猿、東黑冠長臂猿和海南長臂猿。而海南長臂猿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現確認只剩下4群不多於30隻!

中國的六種長臂猿


高黎貢長臂猿 (Hoolock leuconedys)


白掌長臂猿 (Hylobates lar)


北白頰長臂猿 (Nomascus leucogenys)

西黑冠長臂猿 (Nomascus concolor) 雄猿啼叫
© Dr. Fan Peng-Fei / Fauna & Flora International (FFI)


東黑冠長臂猿 (Nomascus nasutus)
在2006年,本園在位於廣西中越邊境的邦亮林區重新發現生活於中國境內的東黑冠長臂猿。


海南長臂猿 (Nomascus hainanus)

海南長臂猿為中國海南島的特有種,只生活在連片、成熟的低海拔雨林中。由於經濟發展,棲息地喪失,目前只殘存於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片原始熱帶雨林。海南長臂猿一生在樹上生活,從來不下地。他們利用手臂長的優勢,在樹頂的枝椏上以蕩鞦韆的模式活動。牠們主要進食成熟的野果、嫩葉和花蕾,偶爾也捕食一些小動物。但是因為果樹零散分佈,而且結果季節不平均,必須有大片森林才能維持生活。可惜,連片高大茂密的森林逐漸減少,牠們的合適生境也不斷地縮窄。

海南長臂猿在樹頂的枝椏上盪鞦韆 (你能找出來嗎?)

按此可以找到答案

海南長臂猿的成年雄猿全身烏黑,頭頂長有一個髮冠;而成年母猿金黃色,頭頂有一塊黑斑。有異於大部分其他長臂猿一雄一雌的配偶制,海南長臂猿擁有穩定的一雄兩雌家庭結構,家庭成員數目亦較多。他們以家庭為活動單位,每個家庭均各有地盤,每天清晨以響亮的鳴叫聲對外宣示對領地的佔有權,以及維繫家庭關係。幼猿成熟後會離開原有家庭,尋找伴侶和新領地組建新家庭。


海南長臂猿終生不下地


雌猿成年後呈金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