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世界的禁足令 ──犀鳥奇特的孵蛋育雛過程

華夏大地

中國共有五種犀鳥:雙角犀鳥、冠斑犀鳥、白喉犀鳥、花冠皺盔犀鳥和棕頸犀鳥,僅分佈於桂西南、滇南及藏東南的熱帶森林內。由於偷獵及森林破壞,牠們在中國的分佈和種群數量明顯減少,均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過去,除了觀鳥者的紀錄外,大家對野生犀鳥在中國的種群狀況所知甚少,對犀鳥繁殖過程的瞭解也僅限於70年代或更早時期的一些簡單觀測。

本園一直致力中國犀鳥的保育工作,並與廣西西大明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及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合作相關項目。2009年,我們在西大明山開展中國首次犀鳥同步調查發現當地只有約50隻冠斑犀鳥。其後於2014和2015年的犀鳥繁殖季節,我們在保護區內對5窩冠斑犀鳥開展了繁殖生物學研究,並詳細記錄了其中一對冠斑犀鳥 (A2014) 在繁殖期的餵食行為。

 

The star of the show is this father hornbill.

這次的主角:A2014家庭的犀鳥爸爸

 

犀鳥繁殖全過程

A2014犀鳥夫妻選擇了一個在大樹上、離地9米高的樹洞作巢。犀鳥媽媽進樹洞以後,會將自己的糞便與爸爸帶來的泥土混合並將巢洞封住,僅留一條窄縫。隨後的3個月,犀鳥媽媽會在洞中產卵育雛,直到幼鳥能飛行時才破洞而出。在此期間,一家全靠犀鳥爸爸通過窄縫餵食。

在兩個月多月內,我們輪流看守巢洞四十多天,紀錄了犀鳥在繁殖期的餵食行為。

 

Can you spot the tree hole?

你能找到犀鳥的巢洞在哪裡嗎?

 

We experienced first-hand how well-insulated from the heat the hornbill’s tree hole must be. At 1pm, the temperature reached a scorching 39.4 degree Celsius inside our tent.

我們在山坡上搭起臨時帳幕以便監察犀鳥一家。樹洞具有很好的隔熱效果,觀察人員對其重要性有很深刻的體會

 

忙碌的爸爸

犀鳥爸爸的餵食頻率可達每小時三次以上,最多的一次居然帶回132件食物… 是的,沒錯,爸爸真的把132件食物裝進肚子裡,回到洞口後再逐一從嗉囊中反芻出來,餵給樹洞中的妻兒!

把妻兒封在樹洞內,雖可增加繁殖成功率和避免妻子和其他雄性交配(就是紅杏出牆囉!),但同時也會造成一些不便… 比如食物太大塞不進!

5-Feeding大榕果

犀鳥爸爸最大的挑戰是要憑一己之力張羅全家的食物,因此牠也不會挑剔,帶回來的食物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包括胡蜂巢、蜈蚣、榕果和螳螂等。

 

犀鳥爸爸給妻子送上蝸牛大餐,但奈何蝸牛殼太大,要費一番功夫才能送進樹洞

 

我們的研究顯示,當地冠斑犀鳥在繁殖期的食物組成以果實為主,數量佔80%。雖然中小型果數量實的較多,但佔總數約10%的大型榕屬果實所佔的食物量是相當可觀的。

此外,我們還觀察到犀鳥爸爸所捕食的動物幾乎全是無脊椎動物,除了一筆捕食蝙蝠的記錄。(這也可能是冠斑犀鳥捕食蝙蝠的首次紀錄!)

 

巢洞內的世界

在觀察期間,我們僅能透過窄縫來窺視樹洞內的情況。

 

七月初

光禿禿的雛鳥還沒睜開眼睛,糞便都堆在洞口等待犀鳥爸爸來清理。

犀鳥媽媽也在監視我們嗎?

 

八月初

小犀鳥對洞外的世界一定很好奇吧!

 

破巢而出

經過90天左右的封巢期,犀鳥媽媽將封巢的土壁啄破,和兩隻羽翼已豐的小犀鳥逐一飛出樹洞。

犀鳥媽媽出巢的一刻——她已經被封在巢洞裡將近三個月了。

三分鐘後,兩隻小犀鳥才陸續飛出來。祝願牠們能順利成長!

 

後續工作

犀鳥離巢並不代表研究工作的告一段落。繁殖期過後,我們重回舊地,在專業攀樹師的義務參與下,仔細收集了多項數據,以瞭解犀鳥對營巢樹和樹洞的要求,幫助有關部門制定更有效的保育方案。 我們發現3棵營巢樹高13至18米,胸徑平均74厘米,而樹洞內部高77至103厘米,闊30至50厘米。 試想像一下,樹木要長到這麽高大已不簡單,更要同時擁有那麼大的樹洞才能被犀鳥所用,可見犀鳥的「上車」門檻一點也不低!

2014-2015兩年間,我們在保護區與當地村民的支持下,共觀測並守護了五窩、9只小犀鳥的成長,這對當地種群數量只有約50只的冠斑犀鳥來說有莫大意義。但我們更擔心的是當地高大喬木仍然較少,營巢樹洞資源的缺乏似乎是制約現存犀鳥種群恢復的因素。要促進犀鳥種群的恢復,短期應進行人工巢箱應用試驗,長遠應探討種植速生高大本土樹種的可行性。

 

多得「蜘蛛俠」的大力相助,這個研究才能成功完成。

 

巢洞內剩下的「家當」:左邊是封巢的土壁,右邊是犀鳥媽媽換下的舊飛羽

詳細的研究結果已在國內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動物學雜誌》上發表,希望能對中國犀鳥保育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閱讀詳細研究結果:http://dwxzz.ioz.ac.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7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