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中發現疑似穿山甲新物種
2020年12月8日 |
花言草語
透過公開數據和知識交流,我們於今年年底收到一則令人感到意外和沮喪的消息。利用本園科學家在2015年發布、有關東南亞野生穿山甲交易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數據,一組中國和德國的穿山甲研究人員得出一個結論──可能存在第五種未知的亞洲穿山甲物種。
圖一:一個經基因辨別的樣本,可能屬於新的亞洲穿山甲物種
2015年,我們的科學家使用了從香港海關沒收的穿山甲鱗片,從中提取DNA進行分析,得出一個意外的發現。研究的參考數據包括中國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印度穿山甲(Manis crassicaudata)和馬來穿山甲(Manis javanica)。當中出現的單倍型H4和H8組成的支系,與任何參考數據都不相符。可惜當時,尚無菲律賓穿山甲(Manis culionensis)的數據供參考。
事隔五年,這引起了穿山甲研究小組的興趣,把研究延續下去。
圖二:此演化樹圖表比較可能存在的新物種與其他四種已知的亞洲穿山甲物種
為了調查第五種亞洲穿山甲物種的可能性,研究小組擴大了參考數據,將所有已知的亞洲穿山甲物種的數據都包括在內。擴大參考數據集後,清楚顯示出單倍型H4和H8確實形成了一個明顯的進化枝,與任何已知的穿山甲物種都顯然不同。到目前為止,神秘的第五種亞洲穿山甲物種尚未在分類學中描述,僅在非法貿易中發現。
在進一步了解其生態之前,我們必須盡所能協助穿山甲,從不法偷獵者的手中將之拯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