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貢山白眉長臂猿調查

華夏大地

王波 (保育主任) 嘉道理中國保育部

高黎貢山與緬甸山水相連,北接青藏高原,向南伸延至中南半島,綿延600多公里,是薩爾溫江和伊洛瓦底江的分水嶺,也是橫段山脈的一部分。因此,高黎貢山成為野生動植物南北遷移的走廊,也是高黎貢山白眉長臂猿的家園。


騰衝轄區首張清晰的高黎貢山白眉長臂猿照片

高黎貢山白眉長臂猿(Hoolock tianxing)本來屬於東白眉長臂猿(Hoolock leuconedys)位於伊洛瓦底江以東的種群,經科研人員研究後,於2017年證實此種群為一個新的靈長類物種。自2014年,嘉道理中國保育部(KCC)開始與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理局騰衝分局(下稱「騰衝分局」)開始合作,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及提高保護區管理水平。有鑒於當地長臂猿數量稀少,缺乏生態資料以改善管理方法,我們於去年4月資助保護區成立了白眉長臂猿監測隊,並於11月23日至27日展開了騰衝轄區內首次高黎貢山白眉長臂猿的種群同步大調查。這次調查一共動員40多人,除了KCC和騰衝分局的人員外,還邀請了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人員來協助調查,將多年來監測海南長臂猿的技術和經驗帶到騰衝。


位於大塘的天然溪流

調查人員一共分為八組,駐紮在大塘和自治片區的森林裡,每天為了趕及在長臂猿破曉開始鳴叫之前到達選定的監測地點,我們每天摸黑爬山到監聽長臂猿的地點,統計長臂猿家庭群群數。經過4天的監聽和跟蹤,一共發現了最少6群共17隻長臂猿。KCC也拍攝到騰衝轄區首張清晰的長臂猿照片。這次調查不但讓我們更了解長臂猿的種群數量及家庭結構,所收集的科學數據亦能令KCC與騰衝分局對長臂猿策劃更好的保護對策。


嘉道理中國保育李飛向大家講解獸類知識

調查結束後,KCC還為騰衝分局、盈江縣林業局及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共165名工作人員進行為期兩天的生物多樣性能力培訓,主題包括獸類、鳥類、兩棲栖爬行類和蝴蝶的保育、分類、分佈、調查方法及識別技巧等,並總結了與騰衝分局兩年多來的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


培訓共有165名來自騰衝分局、盈江縣林業局及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人員參加



總結了我們兩年多調查成果的圖鑒:《高黎貢山騰衝生物多樣性》

同時我們向保護區所有人員派發以聯合調查素材出版的《高黎貢山騰衝生物多樣性》圖鑒,此外亦向表現優秀的保護區工作人員進行表彰以作鼓勵,推動保護區的調查和保護工作邁向新的台階。


嘉道理中國保育人員與騰衝分局局長一起表彰優秀的保護區工作人員
 

參考資料:

1. Fan PF, 2017.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of Hoolock gibbon (Primates: Hylobatidae) based on integrative taxonomy. Cited on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jp.22631/full, accessed in January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