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發現8種本港植物新記錄

花言草語

文:張金龍

隨著四卷本的《香港植物志》(Hu & Wu, 2008)於2011年出版完成,以及《香港植物名錄》(Hong Kong Herbarium, 2012)在2012年出版,本港已記錄到2,175種本土植物。不少人以為本地植物方面分類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植物學研究似乎沒有太多工作可做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本港的植物學工作者仍然不斷發現植物新種和新記錄。自2012年以來,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的植物學家已經報道了40種本港新紀錄到的植物。

最近, KFBG又報導了8種本港新記錄的植物,包括6個本土種,分別是:山楝 (Aphanamixis polystachya)、橢果雀梅藤 (Sageretia ellipsoidea)、鉤刺雀梅藤 (Sageretia hamosa)、短柱絡石 (Trachelospermum brevistylum)、海南薑 (Zingiber hainanense) 和求米草(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兩個外來歸化種:卵葉鏈莢豆 (Alysicarpus ovalifolius) 和美洲馬瓟兒 (Melothria pendula)。相關的憑證標本均保存在KFBG植物標本室。

山楝

KFBG本土樹木苗圃的生態學家黃築君經常帶隊到香港各地採收種子,用來培育樹苗(KFBG, 2023)。2020年的一天,她在新界大埔元墩下村發現了一株高大挺拔的樹。樹的羽狀複葉長約半米,與香港樫木(Dysoxylum hongkengense)相似,但小葉邊緣波狀,與香港樫木不同。認真尋找之後,她採到了這棵樹的果實。果實呈球形,淡綠色,有葡萄大小,十幾到幾十顆排成一串,其中一些已經變黃並裂為三瓣,露出紅色的假種皮。她和同事收了一些種子並採集了憑證標本。標本送到KFBG植物標本室,經本人鑒定,確認她發現的是山楝,屬於本港新分佈記錄。本園網站對當時的發現曾有報導(KFBG, 2020)。

[圖 1. 山楝, Aphanamixis polystachya]

不過,要從科學上確認一個種確實屬於新記錄,除了憑證標本之外,研究人員還要對現有資料作系統整理,從形態、分佈、物候、生態等多方面全面梳理,特別是要弄清名稱的變化和原產地,確認是否屬於本土種,並將上述資訊在學術論文中規範報道,論文發表後新記錄才算確認。而相應的標本、論文也將成為相應物種保護的重要依據。

山楝屬於楝科,山楝屬,是高大喬木,分佈華南,以及南亞、東南亞,最遠達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群島,在中國分佈于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地(Peng H et al., 2008)。由於木材很好,過去常被砍伐,因此在很多地方常變得十分稀有。與山楝相似,很多原本常見的植物,由於能產出優質木材或者有重要的藥用價值,會被大量砍伐或者採挖,因而變得十分稀少。有少部分個體可能殘存在一些風水林或者人跡罕至的地方,如果沒有專門到那些地方去調查,沒有掌握足夠的植物學、生態學知識和野外經驗,是很難發現的。而如果物種在一個地方還沒有在科學上正式記錄,就更談不上保護了。

海南薑

海南薑也有和山楝類似的發現過程。

2020年年底,植物保育部的劉金剛博士在大帽山一條石澗中,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薑科植物,其植株高達80-100cm,葉片較寬,與香港所記錄的所有種都不同。他很快意識到,這應該是新記錄甚至是新種。查閱大量資料後,他確認這種植物叫海南薑,是植物學家在2015年根據海南的標本描述的 (Ye et al., 2015)。發表這個種的植物學家,華南植物園的白琳博士隨後確認了香港發現的就是海南薑。據記載,海南姜為海南特有,只分佈於吊羅山、尖峰嶺等地。由於只有四個分佈地點,分佈範圍狹窄,按照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標準,應列為瀕危(EN)等級。此外,海南薑的憑證標本分別採集於1933年和1954年,年代久遠,目前該種在海南是否還存在都成疑問,因此,在香港發現的種群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和保育價值。

海南特有的植物,為什麼會出現在香港?是否是人為引入的?是否有入侵風險?為什麼需要關注和保護?回答這些問題,正是植物學家、生態學家和保育工作者一項重要的職責。

[圖 2. 海南薑, Zingiber hainanense]

可以肯定的是,海南薑是香港本土種,這是因為它的生長環境是本港高山上的溪流邊,而這些地方從來都少有人涉足,保存了大量的原生種。海南薑生長在這種生境中,與之伴生的都是各種本土種,因此海南薑應該也是其中的天然一員。同時,這個種也不可能是在新種發表之後,有人專門從海南將其引種的。香港與海南同屬於華南地區,氣候和物種組成十分相似,在海南天然存在的種出現在香港是十分正常的。從生長環境不難推斷,這個種可能已經在本港已存在千百萬年之久,甚至在人類踏足此處之前就已存在了。而之所以最近才記錄到,主要是因爲之前本港並未有人採集到它的標本並開展研究,若分類學家在論文發表前見到了香港的標本,這個種也許都不一定會以“海南”命名。

[圖3. 大帽山山頂附近的石澗。不少稀有種在這種較少有人踏足的石澗中發現]
 

不僅海南薑是如此,分佈在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海南、甚至越南等地的野生植物,不少在香港也是應該自然存在的,只不過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如氣候變遷、人為活動干擾等,令它們的棲息地喪失,分佈區破碎化,最後瀕臨滅絕。殘存的種群可能出現在人跡罕至的生境,如果不專門去搜尋,普通人根本沒有機會見到。

橢果雀梅藤

那麽新記錄的種是否都是在人跡罕至的地方?也不是。有些新記錄到的種,可能較為常見,在郊野公園中只要稍微留意,就能見到,甚至有些種並不需要去郊野公園,在村邊就能見到,而且是路旁的“雜草”。

2000年,華南植物園邢福武研究員曾和本園的植物學家吳世捷等聯合編寫《香港植物名錄》(Xing et al., 2000),其中就記載了一種叫做亮葉雀梅藤 (Sageretia lucida)的植物。之後,本園植物保育部的同事曾在香港多個地點見過這個種,並一直認為是“亮葉雀梅藤”。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亮葉雀梅藤”在本地較為常見,但這個種在《香港植物志》、《香港植物名錄》甚至由香港植物標本室管理的網路版植物資料庫(Hong Kong Herbarium, 2023)都沒有正式記載。2021年,江西農業大學的陽億博士在論文中澄清了亮葉雀梅藤的身份,並描述了一個新種:橢果雀梅藤(Yang et al., 2021)。他認為,亮葉雀梅藤只分佈在廣東英德的石灰岩山上,而先前鑒定為亮葉雀梅藤的種,其實應該為新種橢果雀梅藤(Yang et al., 2021)。爲此,本人聯繫到陽億博士,經他確認,本港的“亮葉雀梅藤”確實為橢果雀梅藤。而橢果雀梅藤的相近種,鉤刺雀梅藤(Sageretia hamosa),也由本園植物保育部的幸敬陽在大帽山采到。至此,本港原生的雀梅藤增加到三種,分別爲:雀梅藤 (Sageretia thea)、橢果雀梅藤和鉤刺雀梅藤。

[圖4 橢果雀梅藤, Sageretia ellipsoidea。本種在香港較為常見,但本港的植物志和植物名錄一直未收錄,經研究和鑒定,是2021年才描述的新種。]
 

歸化種

橢果雀梅藤屬於以往未能準確鑒定和報道的本土種,由於近期才在其他地區確認為新種,需要報導名稱的變化。除此以外,還有一種新分佈並不是因為名稱變化或者以往的鑒定錯誤而成爲新記錄,而是真的屬於外來物種在本地的自然歸化,這種情況,一經發現,就要儘快報導,以便進一步評估其入侵風險,以免給本地造成損失。

美洲馬瓟兒(Melothria pendula)又名垂果瓜,是一種葫蘆科的草質藤本,花冠金黃色,果實成熟時黑色,原產於美國東南部,有一定毒性(Vorderbruggen, 2006)。本次報導的憑證,由2017年由劉金剛博士採集自坪洲和大嶼山等地,生長於路邊荒地上。另外一種外來植物卵葉鏈莢豆(Alysicarpus ovalifolius)則發現於新界大埔的南華莆以及大嶼山分流等村,也生於路旁荒地上。相比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五爪金龍(Ipomoea cairica)等入侵植物,這些自然歸化種雖然暫時不一定造成多大的破壞,但仍需密切留意。因為入侵種和歸化種可能產生多種危害,對它們的監測和控制一直都不能放鬆。

[圖5, 美洲馬瓟兒Melothria pendula,又名垂果瓜,原產美國東南部,現已在香港自然歸化]
[圖6卵葉鏈莢豆, Alysicarpus ovalifolius, 原產非洲熱帶地區,目前在香港已自然歸化]

仍待報導的新發現

本文提到的幾個種,其實只佔據待報導的新分佈記錄的一小部分,目前仍有幾十種植物需要進一步採集憑證採集標本和正式報導。之所以在發現之後沒有第一時間報導,一方面是研究和撰寫論文需要時間,另一方面是由於採集到的標本可能無花無果,難以準確鑒定,此時就需要在花、果期補充採集標本。此外,一些種可能在本港不少地方都有分佈,需要在多個地點採集到標本才能瞭解其分佈現狀。

報導這八種新記錄的論文已在植物學刊物《亞熱帶植物科學》上發表(Zhu et al., 2023)。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植物保育部生態學主任朱慧玲表示: “香港還有很多植物新分佈記錄沒有報導,隨著研究的深入,新的發現可能會更難,但我們會繼續努力完善補充,讓本港的生物多樣性得到更好地關注和保護”。

 

 

[圖7. 論文作者劉金剛博士、朱慧玲女士和Craig Williams先生正在野外調查植物]

參考資料

Hong Kong Herbarium (2012). Check list of Hong Kong plants 2012.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Conservation Department.

Hong Kong Herbarium (2023). HK Plant Database.

Hu QM & Wu DL (2008). Flora of Hong Kong.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Conservation Department,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KFBG (2020, November 4). An awesome find to kickstart this fruiting season! Discovery of Aphanamixis polystachya – a new record of a tropical lowland tree species for Hong Kong 

KFBG (2023). EXPERIMENTAL FOREST RESTORATION PLOTS

Law C (2022). HK-1188 橢果雀梅藤 Sageretia ellipsoidea

Peng H, Mabberley DJ, Pannell CM, Edmonds J & Bartholomew B (2008). Flora of China. Science Press &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 

Vorderbruggen M (2006). Creeping Cucumber

Xing FW, Ng SC & Chau L (2000). Gymnosperms and angiosperms of Hong Kong. Memoirs of the Hong Kong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23, 21–135.

Yang Y, Peng H & Sun H (2021). Taxonomic revision of Sageretia (Rhamnaceae) from China I: Identities of S. lucida, S. thea var. cordiformis and S. yunlongensis,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S. ellipsoidea. PhytoKeys, 179, 13–28. 

Ye YS, Bai L & Xia NH (2015). Zingiber hainanense (Zingiber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Hainan, China. Phytotaxa, 217(1), 73

Zhu HL, Liu JG, Wong CK, Williams C, Hang KY, Zhang JL & Gale SW(2023). Additions to the Flora of Hong Kong. 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