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懸一線!餌勾亂置,本地水禽危在旦夕

動物故事

願者上釣?

鸕鶿的X光片顯示誤吞魚鈎的位置:口腔(上)和胃部(下)

本年10月和11月,拯救中心共接收了九宗類似個案,九個魚鈎連帶九隻雀鳥。一如所料,所有雀鳥均屬水禽,品種包括鸕鶿、蒼鷺、池鷺及夜鷺,全部在米埔沼澤自然保護區旁的商業魚塘周圍被發現。

從受傷雀鳥的X光片可確定牠們誤吞魚鈎的位置,有些位於口和喉部,有些則深入胃部。魚鈎令雀鳥痛苦不適。

一線 ‧ 生機

九隻獲救雀鳥體內的魚鈎均成功取出。手術後,緩慢的重新餵食讓雀鳥體內傷口有足夠時間痊癒。康復期間的食物包括體液補充劑及由多種魚類製成的混合飼料,另外每日餵食多種抗生素和鎮痛劑。

很可惜,九隻受傷雀鳥中四隻最終因為傷重而死亡,其餘五隻完全康復後已放歸大自然。我們衷心祝福牠們,但願牠們不會再次遇上同樣的悲劇。

一隻被魚鈎所傷的鸕鶿;康復後在米埔沼澤自然保區放歸野外

2011年拯救中心處理的雀鳥誤吞魚鈎個案比過去增長十倍,加上市民舉報口部垂着魚絲、被魚絲纏掛在樹上,或身體被魚鈎纏住而獲好心人鬆解的個案,每年被魚鈎所影響的雀鳥實際數字很可能遠超此數。

一隻鸕鶿在魚塘附近被餌鈎纏着

雀鳥有難

這些不幸的個案並非意外,亦非罕見。雀鳥覓食時看到魚塘邊懸掛着的餌鈎或無人看管繫著魚鈎的魚絲(雀鳥不易察覺),便會被引誘飛前,結果被魚絲纏結。雀鳥被纏着往往無人發覺或理會,假如無法自行掙脫,時間長了便會餓死或成為其他動物的獵物。即使可以掙脫的少數幸運兒,魚鈎進入體內亦會造成損傷和感染。

商業捕魚被認為危害海鳥種群,導致數目下降

雀鳥吞下魚鈎可造成窒息和內出血,導致即時死亡。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雀鳥也會經過漫長的痛苦日子,受感染煎熬而慢慢地死去。受害者多數是在海上、沿岸地帶或塘邊覓食的海鳥(例如信天翁、海鷗、鵜鶘)或涉禽(例如鷺鳥)。

在全球各地,延繩捕魚都是導致海鳥死亡的主要成因。魚船垂放到海裡的魚餌猶如免費大餐,吸引海鳥,其實卻令牠們誤入死亡陷阱,踏上漫長痛苦的死亡之路。上釣的海鳥許多時更會隨捕魚線拖進水裡,活活溺斃。

根據2011年世界海洋生物多樣性大會發表的研究報告(Anderson O.R.J. 等合撰,2011),估計每年在商業捕魚活動成為意外捕物(非目標魚獲)的海鳥超過320,000隻。意外撈捕的問題日趨嚴重,目前已有數種信天翁因此面臨滅絕的威脅。

其他隱形殺手

我們亦注意到水產養殖塘非法使用「鬼網」淹死雀鳥的問題。漁民為阻止雀鳥捕食塘中養殖的魚類,往往會在魚塘水底佈設闊眼網來捕鳥。像鸕鶿這類潛水鳥最易成為鬼網的獵物。

解決方法?

就香港雀鳥被魚鈎所傷的問題來說,水產養殖設施的管理不容忽視。

其實水產養殖場可採取許多友善驅鳥的方法以阻止牠們在魚塘或周圍降落、棲息或覓食。以下是一些例子:

  • 完全圍封養殖場,即在設施周圍築起圍欄或圍牆。
  • 將水產養殖設施遷至沒有獵食鳥類群集或棲息的地區。\n
  • 使用實物阻嚇措施,例如在魚塘上空每隔適當距離架起鐵絲網或線網,並在塘中央安裝旋轉式噴水槍,阻止雀鳥在塘中降落。
  • 視覺阻嚇措施,例如在魚塘周邊架起布帶或汽球。
  • 研究顯示不使用傳統的J形鈎而改用圓形鈎可減少意外捕獲海鳥,即使雀鳥誤吞這類魚鈎,亦不會造成嚴重傷害(Hata 2006)。
    (上)傳統的捕魚J形鈎;
    (下)可減少誤捕的圓形鈎
  • 另一解決方法是在魚絲加重錘(Hata 2006),令魚絲快速垂至深水捕魚位置,不會誤捕雀鳥。

小行動 大改變

業餘釣魚愛好者只要避免將魚絲垂着置之不理,便可拯救許多生命。此外還可選擇到遠離雀鳥覓食和棲息的地方垂釣,棄置魚絲時應將絲線剪成小段,投入垃圾桶。

若發現雀鳥被魚鈎纏着,切勿剪斷魚絲。請聯絡本園拯救中心(電話:2483 7136 / 6713 9881)或漁農自然護理署(熱線1823)求助。

參考資料
Anderson, O.R.J., Small C.J., Croxall, J.P., Dunn E.K., Sullivan B.J., Yates O and Black A. 2011. Global seabird bycatch in longline fisheries. 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 14: 91-106.

Hata, D.N. 2006. Incidental captures of seabirds in the US Atlantic pelagic longline fishery, 1986-2005. Report to NOAA Fisheries, Southeast Fisheries Science Center, Protected Resources and Biodiversity Division, Miami, FL; And part of US’s National Report to ICCAT,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