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褐漁鴞築巢處發現的秘密
香港是數種鴞(音:囂,即貓頭鷹)的原生地,牠們大多為夜行動物,因此對我們而言其生活習性頗為神秘。今年繁殖季,本園的董事局成員非常幸運地於新界的林地發現一對褐漁鴞(Ketupa zeylonensis)築巢育幼。
義工徐健輝仔細地從棄巢位置中的物料搜索殘骸及食物碎片。(照片來源: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 Liz Rose-Jeffreys)
從零碎的觀察以減少對這個家庭的影響中得知,這對褐漁鴞成功養育了一隻幼鳥。褐漁鴞在本港並不常見,而其進食的觀察、食繭的發現及將食繭解剖以分析其食性的資料亦有限。除卻一如其名,牠們是良好的漁夫外,我們對這種動物的覓食行為認識不多。當這隻幼鳥羽翼豐滿後,褐漁鴞父母亦離巢並且沒再返回,此提供了機會讓我們在築巢處及地上尋找食繭或其進食時餘下的食物碎片。顯然這對成鳥十分注重整潔,牠們沒留下任何餘下的碎片在地上。我們在幼鳥成長期間逗留了最長時間的位置進行了收集,主要取得一些由碎木及樹皮屑組成的物質,因此起初我們對於能否發現幼鳥進食過什麼的期望不大。
幸而,我們一位觀察敏銳的義工 – 徐健輝接過整理這些木質築巢材料的任務後,發現了一些有趣的動物碎片。
從棄巢位置找到的木質材料中所發現的食物碎片。最上層的是哺乳類動物(齧齒動物)、中層為哺乳類動物及魚類骨頭,培養皿中為魚鱗。(照片來源: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 梁幗頤)
義工耐心地對築巢處發現的三層木質材料進行了數小時的搜索,我們不止發現了不少魚鱗和魚骨,亦發現了一些小型哺乳類動物的骨頭和鳥類蛋殼碎片。反映了這對貓頭鷹父母對於食物的選擇頗有獨特的要求。
我們無法辨識巢中的魚鱗為海洋或是淡水的物種,不過哺乳類動物的骨頭像是屬於齧齒動物,而蛋殼碎片有機會為褐漁鴞幼鳥孵化時遺留下的。
於新界拍攝的褐漁鴞幼鳥離巢前的照片,照片中的幼鳥羽翼生長良好。(照片來源: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董事)
從使用過的巢中觀察食物碎片有助我們了解褐漁鴞在養育幼鳥時的餵食選擇。根據一項研究,以夜視相機在印度紀錄到褐漁鴞192次餵食幼鳥的過程中,有60%為無脊椎類動物(包括昆蟲、蝦及蟹類)、25%兩棲類動物、23%爬 行類動物和少量的魚類和鳥類。出人意料地本次研究並無發現任何甲殼類動物的碎片,我們估計這些獵物在築巢處附近並不容易獲得,因此成鳥傾向於捕捉其他數量較多的獵物;或許這顯示了褐漁鴞在食物選擇上有頗高的適應性。是次專題反映出成鳥餵哺幼鳥的食物選擇甚或有趣,不論是牠們選擇進食和餵食幼鳥與否。
幼鳥成長後變得活躍並在巢附近探索。(照片來源: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董事)
未來希望有更多機會獲得並分析褐漁鴞食性的材料,並與本年繁殖季所獲得的成果作比較。
撰文:梁幗頤
參考資料
Vyas, R., Upadhayay, K., Patel, M. R., Bhatt, R. D., & Patel, P., 2013. Notes on the breeding of the Brown Fish Owl Ketupa zeylonensis. Indian BIRDS 8 (6): 14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