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與研究 - 植物保育
實驗性的森林改善區
動物保育 植物保育 保育地點 生態諮詢計劃 與本園自然保護區的合作研究 研究員 設施

香港的天然景觀主要是次生植被。有研究分析航空照片後發現,1945年,森林僅佔大帽山總面積的0.2%。從那時候開始,大帽山上的森林逐漸從一條偏遠河谷殘存的森林重新生長而來。

雖然外表看來蔥翠茂盛,但香港的次生林中只是原始林中的一部分種,結構也簡單得多。經歷過嚴重水土流失的地段往往先變成草地,大帽山上的很多次生林就是從這些草地恢復而來的,其優勢種一般是浙江潤楠(Machilus checkiangensis)、刨花潤楠(M. pauhoi)、短序潤楠(M. brevifora)等,種類十分貧乏。林冠層裡還缺少數以百計的其他樹種。由於種類單一,樹冠層濃密且常綠,能夠在蔭蔽林下生長的物種很少。由於大多數樹種的幼苗都難以生長,物種庫的豐富度得不到提升。這樣一來,自然演替就沒法子出現。

次生林中的日照傷害和土壤條件能夠解釋為什麼演替後期種的傳播受到限制。除此之外,自然傳播媒介,如鳥類和哺乳動物的消失也導致物種難以傳播。在次生林中,基本上沒有動物在植物周圍覓食,也就沒有辦法幫牠們攜帶果實和種子。

為了走過森林恢復過程中的重重障礙,本園建立了一系列“生物多樣性增強”實驗樣地 (Experimental Enhancement Plots),樣地位於上山區的次生林中(林齡20年)。 2019年,劃出16個20*20米的樣方,每個樣方進一步劃分為16個5*5米的小樣方。每個小樣方中,胸徑5cm以上的所有樹木均掛牌,牌上帶有樹種名稱。通過修剪多餘主幹、生病或被颱風損毀的樹木,或是對樹冠進行修剪,最終將潤楠屬(Machilus)構成的樹冠層的減少70%,讓光線可以抵達地表。

2019年開始,我們在實驗樣地中栽種了數以千計的幼苗,同時監測它們的生長情況以及主要的環境因素。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有助於研究人員識別出森林演替中影響林下層發展的因素。這些發現對其他正在進行的森林恢復項目也能起到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