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與研究 - 植物保育
森林動態樣地
動物保育 植物保育 保育地點 生態諮詢計劃 與本園自然保護區的合作研究 研究員 設施

熱帶森林是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系統。但人們對熱帶森林中大部分植物、動物、菌類及其生態特性的了解還非常缺乏。熱帶森林受速率驚人的破壞,我們也沒能去在地方被破壞之前,去了解它的物種組成、物種之間的複雜關係和循環等。 

在東南亞和東亞的熱帶地區,油棕、橡膠和桉樹取代了森林。即便是在本土物種能夠自行恢復的情怳下,和原始林相比,次生林的物種組成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次生林往往只有原始生物多樣性的一小部分,結構相對簡單得多。 

全球森林地球觀測站 (ForestGEO) 是由多個科研機構組成的全球性網絡,致力於探索森林物種組成和背後的生態過程。目前,ForestGEO已經建立70多個森林樣地,以長期監測森林物種組成的變化。這些“森林監測樣地”俗稱“大樣地”,一般來說,面積超過20公頃。目前樣地內有超過12000種,600萬棵樹的記錄。 

通過對樣地中的植物和其他生物進行重複觀測,研究人員能夠推斷生物多樣性,特別是食物網的穩定性、物種位置分佈、物種與生境關聯、花、果期的特徵、物種遺傳結構、生態系統尺度的氣候變化響應等現象。 

大部分ForestGEO樣地都是以小塊的形式出現在原始林中。可是全球森林大部分都已變成一定程度的次生林。本園和香港大學的科學家們意識到,對次生林進行監測將是重要的一環,為此,在2011年決定在大埔滘自然保護區建立了首個次生林(林齡約60年)的監測樣地。 

大埔滘森林動態樣地

大埔滘森林動態樣地長500m,寬400m (佔地20ha),共記錄117203個胸徑1cm以上的枝、幹。樣地內共有81019個個體,隸屬於172個種(53科,111屬)。 

大埔滘20ha樣地首次調查開始於2012年1206日,完成於2015年12月11日。按照ForestGEO (https://forestgeo.si.edu/) 訂立的調查規範,每個胸徑大於1cm的主乾或者分枝全部掛牌、測量並辨認到種,記錄該個體在樣地內的X、Y坐標。隨後,坐標轉換為樣地的平面直角坐標。2016年後,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植物保育部成為該樣地的唯一負責方。 

大埔滘森林動態樣地物種多樣性和群落結構》一書於2024年在本園出版,在本園小賣部有售。 

本園的生態學家正借助不同時期的航空照片,分析隨著時間,森林結構和物種組成的變化。這種次生林已經佔據了華南以及毗鄰的東南亞大部分地區,研究結果將有助於了解熱帶次生林的發展。 

我們非常歡迎有興趣的研究人員用大埔滘樣地的數據展開生態學研究,這將加深人們對森林動態和保育的相關認知。 

大埔滘樣地的網址: 
http://www.socsc.hku.hk/psl/forestry/ 
https://forestgeo.si.edu/sites/asia/hong-kong 

《大埔滘森林動態樣地物種多樣性和群落結構》新書發佈會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舉行 

閱讀更多
  • Zhu, H., Zhang, J., Hau, B. C. H., Shum, B. T. W., Ma, X. K. K., Lo, J. P. L., Fischer, G. A., & Gale, S. W. (2024). Tai Po Kau ForestGEO Forest Dynamics Plot: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Hong Kong: Kadoorie Farm and Botanic Garden.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 
  • Zhu, H., Zhang, J., Cheuk, M. L., Hau, B. C. H., Fischer, G. A., & Gale, S. W. (2023). Monoculture plantations impede forest recovery: Evidence from the regeneration of lowland subtropical forest in Hong Kong. Frontiers in Forests and Global Change, 6, 1098666. doi: 10.3389/ffgc.2023.109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