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道理農場研究發現:植樹時種類單一會阻礙森林恢復
(香港 – 2023年2月20日)植樹一直以來被認為對環境有益,能促進森林恢復,減少水土流失和保護生物多樣性。不過,本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和香港大學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植樹時樹種如果過於單一會阻礙森林恢復,影響最少達幾十年。
研究地點位於本港新界的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研究人員識別並疊加了1956年和1963年航空照片中的植被類型,結合大埔滘20公頃森林監測樣地的資料,分析了幾十年前的植被類型對當前森林中植物種類、分佈和地上生物量等的影響。結果表明,1963年時種植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區域,幾十年後物種數量、個體大小仍然比其他自然恢復的區域低。不僅如此,一些原本沿溪流分佈,在成熟林常見的樹種,在幾十年後,大多仍然只沿溪流分佈,而並沒有像預想的那樣擴散到整個森林範圍。
大埔滘是本港首個自然護理區,建立於1977年,佔地460公頃。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裡就陸續種植了馬尾松、白千層、紅膠木等樹種。目前,這裡擁有全港最大片的次生林。2015年,在滙豐銀行慈善基金(Hongkong Bank Foundation)資助下,香港大學和嘉道理農場在此聯合建立了20公頃森林監測樣地,其中每一株胸徑達1cm的木本植物都經過鑒定、準確定位。樣地記錄了172個樹種,共81019株,分枝數量更是高達117203個。
嘉道理農場研究發現:植樹時種類單一會阻礙森林恢復
「人們一直認為,森林在砍伐以後,能在幾十年內從草地、灌叢逐漸恢復為森林,這個過程稱為森林演替,而種樹能幫助森林恢復。不過我們的研究表明,森林恢復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簡單」。論文的通訊作者,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植物保育部高級生態學主任張金龍博士表示: 「如果種植的樹種非常單一,例如只種馬尾松,或者有限的幾個樹種,那麽這些種植的樹種不但不能幫助森林恢復,還可能成為阻礙。如果森林的物種組成和結構無法恢復,就意味著森林難以重建相應的生態系統功能,也難以為昆蟲、鳥類和各種動物提供賴以生存的生境。」
論文的第一作者,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植物保育部生態學主任朱慧玲說:「我們採用了較新的研究方法,結果發現以前種植馬尾松的區域沒能很好恢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松材線蟲爆發,大量馬尾松枯死,因此種植馬尾松的區域又變回草地和灌木叢,導致森林恢復至少延後了二三十年。研究結果提醒人們重視現有森林生物多樣性的保育,也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森林恢復的過程和背後的機制。」
論文作者之一,香港大學理學院首席講師侯智恒博士說:「香港的森林過去曾遭受破壞,現在已慢慢恢復,但重新恢復的次生林生態價值是否能比得上原始森林?不同的地段,人們對森林干擾的方式和程度不同,這些地方又能否恢復?在其中還會遇到怎樣的困難?要解答上述問題,就需要徹底調查一片較大的森林,大埔滘的森林正是合適的研究地點。我們按照美國ForestGEO研究網絡的標準建立了大埔滘森林動態樣地,同時我們也是這個研究網絡的成員,很高興樣地數據能應用於探討香港森林恢復的課題。」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多年來致力於本港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森林恢復的研究。除了與港大合作建立大埔滘20公頃森林監測樣地外,本園還於2013年在大帽山北坡建立了森林恢復樣地,研究森林恢復過程中影響樹苗存活和生長的因素及相應機制。
本研究發表在學術刊物 Frontiers in Forest and Global Change上,論文鏈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fgc.2023.1098666/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