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長臂猿保育里程碑: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家庭群及數量同創40年新高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本園)及海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局最近共同在國際保育期刊《Oryx》中撰文,確認極度瀕危的海南長臂猿在面積僅有16平方公里的現存棲息地8公里以外的一片森林,成功建立了第5個家庭群,猿群數量創40年新高,更顯示這種全球最瀕危靈長類擁有擴散到新棲息地的能力,為種群恢復帶來了新希望。
早於本年一月,由本園及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合辨的海南長臂猿同步大調查的結果公佈中宣佈,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由1970年代歷史低位的少於10隻,恢復至現時超過30隻,同樣是近40年新高。
守護徘徊在滅絕邊緣的海南長臂猿
專家估計1950年代有超過2,000隻海南長臂猿廣泛分佈於海南12個縣的熱帶雨林,但由於捕獵和生境破壞,種群及分佈區都急劇萎縮,至1970年代,海南長臂猿的最後個體可能只殘存於霸王嶺內。
2003年,本園與霸王嶺開展海南長臂猿的長期保育工作。在我們籌辦的首次同步種群數量大調查中,確認其數量僅餘2群共13隻,情況岌岌可危。
負責本園海南長臂猿保育項目的高級自然保育主任羅益奎表示:「針對各種威脅,我們隨即實施了一系列就地保育措施,包括成立兩支海南長臂猿監測隊,資助科研人員進行有關海南長臂猿的各項研究,進行一年一度的同步種群數量大調查,建立苗圃培育長臂猿喜食本土樹苗以擴大其棲息地,在周邊社區推廣保育意識和可持續農業等。經過多年的努力,極度瀕危的海南長臂猿正逐漸恢復,在2011及2015年分別形成了第3及第4個家庭群。」
海南長臂猿的前景
雖然本園開展海南長臂猿保育工作以來其種群已增加愈一倍,更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評估的全球19種長臂猿中,唯一種群維持穩定的物種,其餘18種的數量都持續減少,但海南長臂猿還未脫險,依然是世界上數量最稀少的靈長類。本園會為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恢復繼續努力,期待有天牠們嘹亮的歌聲能在海南更多地方迴盪。
參閱國際保育期刊《Oryx》中有關海南長臂猿的新報告(只提供英文版):https://doi.org/10.1017/S0030605320000083
— 完—
如欲預約訪問負責海南長臂猿保育工作的高級自然保育主任羅益奎先生,請聯絡:
蘇曉蕾小姐
電話:2483 7270
附錄1:海南長臂猿檔案
學名 |
|
分布 |
|
保育狀況 |
|
保育概要 |
|
身體特徵 |
|
種群數量 |
|
生境 |
|
家庭結構 |
|
鳴叫 |
|
食性 |
|
威脅 |
|
附錄2:照片
請註明照片來自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海南長臂猿成年雄猿全身鳥黑,頭頂長有一個髮冠;成年母猿金黃色,頭頂有一塊黑斑。 | |
海南長臂猿的家庭群由一雄兩雌成猿及其未成年子女組成;會以鳴叫聲來宣示對領地的擁有權,雌雄合唱向外展示配對關係,雄性獨猿也會以歌聲吸引異性。 | |
2003年,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獲海南省林業局邀請,參與保育海南長臂猿。我們統籌了第一次種群數量同步調查,並召開首屆海南長臂猿保育研討會,制定長遠保護行動計劃。 | |
2005年,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資助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了海南長臂猿監測隊。2011年,本園在最接近長臂猿棲息地的白沙縣青松鄉成立了由村民組成的社區監測隊,令監測工作涵蓋所有家庭群。 | |
每年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會聯同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海南長臂猿同步種群數量大調查。調查動員40至50人,為期5天。調查員深入森林駐紮,每天清晨監聽長臂猿的獨特叫聲以鎖定牠們的位置,再追蹤觀察,確認其數量。 | |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培訓及資助保護區建立苗圃,採集種子培育長臂猿愛吃的本土樹種幼苗。我們已在150公頃(面積約等於8個維園/ 210個足球場)的退化低海拔生境種植了超過50種、共8萬多棵長臂猿喜食本土樹苗,擴大將來長臂猿生活空間。 | |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通過舉辦嘉年華會和繪畫壁畫等活動,讓當地人更了解海南長臂猿及其保育需要。 | |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一直在保護區周邊村落推廣永續農業,以改善村民生計,減輕村民對森林資源的依賴,從而降低對長臂猿及其棲息地的人為干擾和衝突。永續農業概念包括橡膠混農林系統及生態養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