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水獺正步向滅絕 保育行動刻不容緩

自然保育部

香港水獺正步向滅絕 保育行動刻不容緩

@kfbg.official #KFBG
活動宣傳片及高清圖片下載:https://bit.ly/3ZSpDq2

(香港–2023年10月17日)水獺是不同水生生態系統的頂級捕獵者,牠們的保育狀況是棲息地的健康指標。雖然歐洲的歐亞水獺(Lutra lutra)種群已逐漸恢復,但亞洲多國的種群依然面臨巨大的威脅和挑戰。近日於國際自然保育期刊《Oryx》(https://bit.ly/45tRVsh) 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香港的歐亞水獺種群數量由上世紀三十年代起已呈現下降趨勢,而且並未有如其他本土哺乳動物般恢復。

在米埔自然保護區內出沒的歐亞水獺媽媽及兩隻幼崽。米埔亦是本地唯一已知有水獺繁殖的地方。
照片來源: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本園)的研究人員詳細翻查相關歷史文獻和資料(包括報章、歷史檔案和古籍等),通過抽絲剝繭地疏理,重構本港水獺在1890至2020年期間的數量及分佈變化。根據分析131年間的資料,發現歐亞水獺曾廣佈於香港西部水域,遍及新界、部分離島甚至香港島,第一筆記錄更是來自維多利亞港。可惜種群在1930年代起已逐漸萎縮,在1960年代開始更徘徊在滅絕的邊緣。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本園自然保育主任許家耀指出:「今次研究透過分析大量歷史文獻,令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到本港水獺的歷史分佈狀況以及消失的因素,對水獺的保育和研究工作帶來非常重要的啟示。」

他續指︰「本港的水獺十分依賴沿海及平原濕地生境,但這些地區絕大部分都不屬受保護範圍,易受發展威脅。在人口膨脹及急速城市化下,水獺的棲息地逐漸消失,再加上後續帶來的水污染和大規模河流渠道化工程,都把水獺推向滅絕的邊緣。現時,本港的水獺只殘存在新界西北部的后海灣一帶,但除了米埔自然保護區及香港濕地公園外,絕大部分分佈區都是未受法例保護的私人土地。」

本研究的另一作者,身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水獺專家組東亞協調專員的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保育總監陳輩樂博士表示:「本研究證實了元朗平原在過去百年一直都是本地水獺的重要棲息地,更是牠們在過去半世紀的最後一片樂土,但這地區在北部都會區大開發下,生態環境將面臨巨大的改變。若要守住本港最後的水獺種群,我們必須在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中取得平衡,確保重要的水獺分佈區域受到保護,而且維持各棲息地的連貫性。」

位於擬建北部都會區內的水獺生境與深圳的高樓形成強烈對比。
照片來源: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保護水獺及其濕地生境是本地保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界需要了解本港水獺岌岌可危的現況,令不同持分者參與和支持水獺的保育,並立即採取拯救行動。」陳輩樂補充。

「歐亞水獺很可能是本港,甚至整個大灣區內,現存最稀少的陸棲哺乳動物;有見及此,本園近年不斷加強在大灣區水獺保育工作的投入;自2020年起,更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在米埔及周邊地區開展水獺研究項目。米埔是區內唯一有水獺繁殖記錄的地方,對該地水獺種群開展長期監測和研究意義十分重大,相關數據可以有助制定出有效的保育建議和提高公眾意識,將水獺從滅絕的邊緣拯救過來。」本園保育經理及水獺項目負責人楊劍煥補充。

香港歐亞水獺的歷史分佈變遷。a) 1933年前;b) 1933–1962年;c) 1962年後
(Hui & Chan 2023)

引文
Hui, M. K. Y. & Chan, B. P. L. (2023). Analysis of a 131-year longitudinal dataset of the
Eurasian otter Lutra lutra in Hong Kong: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Oryx––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ervation. DOI: https://doi.org/10.1017/S0030605323001163https://bit.ly/45tRVsh

 

關於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佔地148公頃,座落於香港最高山峰大帽山北坡超過半個世紀。前身為嘉道理農業輔助會,成立於1956年,為提貧苦農民供農業輔助;後期逐漸轉型,專注於以科學為本的物種保育及生態系統復修工作,成為公眾體驗和接觸自然的珍貴自然保育區。現時園內設有多個野生動物展區、主題植物園,以及菜園和梯田農圃。透過自然保育、多元整體教育和永續生活項目,以推動人類與自然環境重新聯繫、和諧共處。